公子弘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章 六镇来历,关陇世家,公子弘毅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柔然的最高统治者称可汗,其下设大臣。</p>
国相,主要掌管行政、外交,为文官之首,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丞相;</p>
国师,由僧人担任,主要掌管宗教事务;</p>
俟利发,也称俟匿伐,由柔然皇室子弟担任,掌军权;</p>
吐豆发,也称吐头发、吐屯发,也由柔然皇室子弟担任,协助俟利发,共掌军权。</p>
柔然施行全民皆兵制,所有成年男子尽皆编为骑兵,平时放牧牲畜,战时则拿起武器上马作战。每百人设一幢帅,每千人设一军将。柔然是一个军事和民事合一的游牧政权,上自可汗、大臣,下至军将、幢帅都是按军事编制,平时治民,战时治军。</p>
柔然建国之后,最大的威胁就是南边的强邻北魏。为了对抗北魏,柔然一方面联合后秦、北燕、北凉等国家,一起对付北魏;另一方面,柔然不断的北魏北部边境进行骚扰和掠夺,以削弱北魏的实力。</p>
398年,北魏在与后燕的争霸中,取得全面大胜。</p>
六月,拓跋珪正式建立魏国。</p>
七月,拓跋珪将都城由盛乐(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)迁至平城(今山西省大同市),营建宫殿、宗庙、社稷。</p>
十二月二日,拓跋珪登基称帝,改元天兴,大赦天下。</p>
面对突然崛起、建国的柔然,在398年,即北魏正式建国的第一年,拓跋珪下令:在北魏北部边疆从平城以北,至阴山以南,设立:武川(今内蒙古武川县西)、怀朔(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)、沃野(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)、抚冥(今内蒙古四王子旗东南)、柔玄(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)、怀荒(今河北省张北县)六镇,同时将北魏境内的豪门大族强行迁往六镇戍边。</p>
这些被强制迁移的豪门大族中,既有鲜卑、匈奴、氐、羌等少数民族各大部落的首领,也有汉族像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、弘农杨氏这样的传承数百上千年的世家大族。</p>
六镇设立的目的主要有三个:</p>
构建北魏北部边境防线,防备北方突然崛起的大国——柔然;</p>
拱卫北魏都城——平城(今山西省大同市);</p>
切断各地豪门大族、部落在当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人脉等各方面的根基,维护北魏新政权的稳定。</p>
六镇不隶属于州郡,以镇将、戍将为官员,六镇里的百姓就是兵,并且是世袭兵户。</p>
六镇地位重要,集中了北魏政权几乎所有的主力精锐。六镇镇将都是北魏皇帝的绝对心腹。</p>
前往六镇,为国戍边,也成为当时北魏官员入仕的必由之路。</p>
六镇,被当时的天下人称之为“国之爪牙”。</p>
409年11月10日,拓跋嗣登基称帝,改元永兴,大赦天下。拓跋嗣就是北魏明元帝。</p>
面对日益强大的柔然汗国和日益严峻的柔然边患威胁,在拓跋嗣刚刚登基称帝不足两个月的时候,即410年正月初一,拓跋嗣亲自率军北征柔然,柔然北遁漠北,拓跋嗣率大军得胜而归。</p>
414年十二月初一,柔然大举侵犯北魏边境,十二月十三日,拓跋嗣再次御驾亲征,柔然退却,再次远遁漠北。拓跋嗣率大军得胜返回。</p>
两次北征柔然,虽然北魏都因为柔然远遁,取得了大胜,然而北魏实则收获不多,可谓是无功而返。自此之后,拓跋嗣痛定思痛,开始大规模训练轻装骑兵,以便于日后能够重创柔然骑兵,削弱柔然国力。</p>
410年2月时,东晋名将刘裕指挥北伐大军攻克了南燕都城广固(今山东省青州市),南燕皇帝慕容超被擒获,被押往建康,在建康菜市口被斩首示众。南燕灭亡。</p>
南燕灭亡后,北魏和东晋开始接壤,两国都在边境上屯集了重兵,战争一触即发。</p>
420年7月10日,刘裕接受东晋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,登基称帝,定都建康,改国号为“宋”,改元永初,大赦天下,史称刘宋。刘裕就是刘宋宋武帝。</p>
422年10月,拓跋嗣趁刘裕驾崩,刘宋政局不稳之际,率大军南征刘宋,尽夺刘宋黄河南岸虎牢关、洛阳、滑台等战略要地,拓土三百里。</p>
423年十一月初六,拓跋嗣在南征的过程中,积劳成疾,旧病复发,在西宫驾崩,享年三十二岁。</p>
拓跋嗣在位十五年,礼敬儒生,谦虚好学,喜致经史,巩固国本,内和百姓,外拓疆土,是一位仁厚圣明的守成之君,群臣上谥号曰“明元皇帝”,庙号太宗,葬于云中(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)金陵。</p>
423年十一月初九,拓跋嗣的嫡长子拓跋焘(tao)继位,改元始光,大赦天下。拓跋焘就是北魏太武帝。</p>
(https://www.yqwxw.cc/html/127/127058/458844188.html)</p>
www.yqwxw.cc。m.yqwxw.cc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