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赏清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14章,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,共赏清歌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马融门徒上千,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,其中优秀者亦达五十人以上。</p>
且马融为人比较骄贵讲究,派头十足,虽然门徒众多,但他只亲自面授少数天份高者,其余学生则由这些人转相授业。</p>
由于郑玄年纪比较大,性格又沉默寡言,不喜欢炫耀,投学门下后,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,甚至一直都没见过马融。</p>
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,仍旧日夜寻究诵习,毫无怠倦。</p>
某次马融与其高足弟子一起演算浑天问题,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,便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,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。</p>
结果郑玄当场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,且思维敏捷,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。</p>
马融对卢植叹道:“吾与汝皆不如也!”</p>
自此以后,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,郑玄更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老师求教。</p>
对于篇籍的奥旨寻微探幽,无不精研,终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</p>
此次马融退隐,特地向刘志推荐了他。</p>
对于郑玄,刘志前世便略知一二,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和数学家。</p>
可惜生不逢时,一辈子都穷困潦倒,灵帝时还因为杜密曾经推荐过他,受到了“党锢之祸”的连累。</p>
从此之后,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都被压制,不许出仕。</p>
但他声名显赫,许多士子都投身他的门下,郑玄潜心著书立说,开创了“郑学”。</p>
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经学注释,使得汉代以来五花八门的各种注释都被废除,成为“天下所宗”。</p>
郑玄是真正的名士和文人,一生多次受召,却拒不接受,甚至献帝许以大司马都被他拒绝了。</p>
他的气节和操守受到世人的尊重,连黄巾起义军都对他推崇备至,史载乱军“见玄皆拜,相约不敢入县”。</p>
因此他坐镇的高密县,成为中原唯一没有受到兵灾洗劫的地方。</p>
当时人称郑玄“著书满家,从学数万”,后汉书也对他十分推崇,后来的清河崔氏,东莱王氏,山阳郗氏等世家大族,都曾向他求学。</p>
马融的弟子虽多,但出名的却只有郑玄和卢植两人。</p>
而卢植之所以出名,一来是因为他推荐了郑玄,二来是因为他门下出过刘备和公孙瓒。</p>
若是单论学问上的成就,卢植要比郑玄差远了。</p>
刘志将郑玄召入中德殿,与他倾心交谈。</p>
太傅马融虽然满腹经纶,但对于刘志来说,思想却过于陈旧,与他并不合拍。</p>
但郑玄却不同,他飞速成长的年代,正是刘志用各种科技和理念改变大汉的时代。</p>
再加上古罗马学说的引进,使得大汉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。</p>
这是个思想观念迅速脱变和融合的时代,刘志对于各种哲学观采取了相当宽松的政策。</p>
虽然儒家学说的主流地位并没有动摇,但却掺杂了许多其他的内容,比之从前要显得更灵活多变。</p>
刘志目前并未立太子,几个公主和皇子都在一起上学,李膺、陈蕃、杜密、王畅等等都会抽时间去上课。</p>
对于太子太傅的人选,他很看重,未来的王朝接班人,可以不是最聪明能干的,但思想却必须开放,能有容人之量。</p>
所以,一个开明而善于因材施教的老师,就显得至关重要。</p>
郑玄的才学肯定是够格了,但作为儒家正统大师,他的思想观念会不会过于传统守旧?</p>
这才是刘志最关心的问题,如果这一点上他达不到要求,哪怕才学再高,他也不会选择。</p>
毕竟,太子未来不需要当个经学大师,只要通情达理就够了,他更需要的是御人之道和治国良方。</p>
郑玄的外表很朴素,一袭青灰布衣,干净而整洁,面容沉静,气度雍容,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。</p>
果然很有大师风范,与他的老师马融的精致优雅相比,完全就是两种极端的风格。</p>
“听说康成有意注释和,所用皆为古文,不知你对今文有何看法?”</p>
东汉时期用的是隶书,但隶书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,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</p>
到了东汉晚期,已经开始了楷书的雏形,而且渐成风尚,当时的文人们,将古老的隶书简称古文,对于新式文字,称之为今文。</p>
以马融为首的旧派文人,坚决维护古文,反对今文的流行,所以对于古文和今文的态度,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是否开明先进。</p>
郑玄施了一礼这才答道:“玄之所以用古文注释,是因为受恩师所托。</p>
至于今文,本就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,与古文相比,更符合天道,词汇量也更丰富,能够准确表达意义。”</p>
这个答案,让刘志很欣赏,也说明郑玄并不像他老师那般迂腐。</p>
“康成注释先贤之作,若遇有争议而难以决断之处,又当如何?”</p>
刘志的问题比较刁钻,无论怎么回答都难以让人满意。</p>
略一思索,郑玄便轻松答道:“先贤之书人间行久,义或宜然,故不复定,以遗后说。”</p>
意思就是说,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,拿不准的就不强作结论,以免贻害后人。</p>
博闻、阙疑,慎言其余,这就是郑玄治学的态度,也是他教育学生的态度。</p>
此种务实的做法,深得刘志的赞同,作为一名老师,最高明的做法不是强行灌输自己的理念,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掘。</p>
接下来,二人就君臣之道,治国理念等等,交换了意见。</p>
郑玄举止有度,礼仪完美,是个谦谦君子,但同时他也是个自傲之人。</p>
可以说刘志在考察他的同时,他也一样在观察皇帝,要说古代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著书立说,但郑玄就真的清高到不愿意出仕吗?</p>
自然是不可能的,他之所以在汉末没有进仕途,主要还是因为世道太乱,而且几任皇帝都是昏庸无道。</p>
道不同不相为谋,一个正直无私的儒家大师,并不会为了仕途而谄媚惑上。</p>
这几年通过种种治国之策,郑玄对皇帝刘志,也有了个大体的印象。</p>
首先他绝对不是个昏君,不然的话也不能把大汉治理得如此富强,但他在某些方面很矛盾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