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衣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二十二章 清风书坊,明朝大官人,青衣行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你威胁我?”吴诚眼里冒火,却又带着几分心虚。</p>
“是啊——我只威胁这一次,你看,你只要把书给我看一眼,这个威胁就没有了,多好!”</p>
“只看一眼?”</p>
“一眼!”</p>
“给你,别弄坏了!”</p>
陈舟接过书来,果然,封面上竖排:全像古今小说。</p>
上署“天许斋刊行”,下署“绿天馆主人评次”。</p>
这是冯梦龙的“喻世名言”啊!</p>
刚刊行的时候,就叫古今小说,正式刊行也就是泰昌到天启这几年,这连全像版本都出来了?</p>
而且冯梦龙这还不是一个单行本,后面还有警世通言、醒世恒言呢,人家这是一个系列。</p>
后来凌濛初跟冯梦龙有样学样儿,出了个初刻拍案惊奇,一看卖得挺火,马上就来了一个二刻拍案惊奇。</p>
后来估计是仆街了,所以三刻四刻拍案惊奇就的没有了。</p>
后人即使有模仿的,也都没写出名气了。</p>
陈舟拿着这本古今小说,眼前突然一亮。</p>
自从跟卢照庭谈妥之后,陈舟倒是考虑过用书稿赚银子的问题。</p>
赚银子,最好的当然就是雪芹先生的红楼了,可是红楼有个大缺点,太长了。</p>
几十万字,这个书稿拿出来的话,自己现在也就不用读书了。</p>
即使是连载,你要连载的话,每天用笔来写书稿,估计能累死。</p>
而且红楼里面颇多避讳的东西,自己一个乡村少年,写出来的都是什么“八宝攒珠”之类的。</p>
陈舟可不想太引人注目。</p>
吴诚看陈舟拿着书也不看,在那沉思,不满道:“可以给我了吧——”</p>
“给你给你,”陈舟满脸笑意,“你这书哪儿买来的?”</p>
“哪儿买的?”吴诚顿时神气活现,“这可是枝江的书坊,咱们青田镇都没有,那书坊里边儿,又有写的,又有画的,还有印的。”</p>
原来枝江县城就有书坊,这倒是不算太远。</p>
可是还真是有点难办,自己也不好就请假直接去书坊。</p>
别的不说,随便一个乡村少年,拿着自己的稿子说我这可是名著,非让人打出来不可。</p>
陈舟把书扔给吴诚,转身去找孟昭瑞。</p>
书可以先写出来,然后托给孟广泽带去书坊。</p>
孟广泽身为县衙钱粮师爷,这点面子还是有的。</p>
至于书稿,保证大卖也就是了。</p>
没过两天,孟广泽带着五六个账房先生来到了青田镇。</p>
事先交代的清楚,这次来,就是来拜师学艺的。</p>
不过几位账房先生都很是有些不忿,都是积年老手,县衙那笔烂账,不是随便什么人吹个牛,就能算清楚的。</p>
最麻烦的,其实是对不上账,回头又找不到是哪对不上。</p>
结果进来的是一个少年,看那衣服,还是个在社学求学的少年。</p>
还没等这几位账房先生端起架子摆个谱,陈舟说话了:“我时间很近,大家要注意听——我只讲一遍!”</p>
有两个岁数小一点的差点炸毛,小小年纪,如此轻狂,难道还能玩出花来不成?</p>
倒是有个老成持重拦住了众人:“且看看,牛皮吹得这么大,要么就是个傻孩子,要么,就是有真本事!”</p>
陈舟手中执笔,刷刷点点:“此为借贷记账法,左方借,右为贷,有借必有贷,借贷必相等……”</p>
随着陈舟的解说,这群账房都没人吭声了。</p>
那个老成持重的甚至拿出纸笔,跟着陈舟比划。</p>
众账房恍然,一起拿着纸笔跟着陈舟比划起来。</p>
都是行家里手,一点就透,这借贷法一进一出,相互对比。</p>
两个人盘一本账,只要数额对应,就没有差错,有出入的,找出来也极为方便。</p>
最主要的,借贷法闻所未闻,这是可以传家的手艺啊!</p>
孟广泽过来的时候,账房们已经两眼放光,拍着胸脯保证,绝误不了大人的事情。</p>
孟广泽大喜,对着陈舟就是一顿猛夸。</p>
陈舟毫不在意,有付出才有回报,这也算是对孟广泽这条人脉的先期投入了。</p>
书稿陈舟倒是实实在在地纠结了一番,写什么是个大问题。</p>
他肚子里边儿名著倒是不少,可是要是写个《红与黑》《悲惨世界》之类的,估计这时候的人不太能接受。</p>
别说《悲惨世界》了,就算是《平凡的世界》,估计他们也接受不了。</p>
还是得考虑受众,能卖钱的,能火起来的。</p>
不过那天看见孟昭瑞,陈舟突然想起瞿佑的那本《剪灯新话》来。</p>
这本禁书,那就是一本文言短篇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