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河有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汉四郡,明末之巨宼逆袭,小河有水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殿下,棉衣倒是可行,这‘毛衣’恐怕是不抵用。”</p>

早在明朝建国初年,明太祖即命令各地推广棉花种植,规定民田五亩至十亩者,种植桑、麻、棉花各半亩,十亩以上加倍,用以解决民间的穿衣御寒问题。棉花的种植在山东、河南、河北等蚕丝业不发达的地区得到迅速推广。而在江南地区,光松江一带的棉布每年便可供给军衣用料几十万匹之多。</p>

前些年因鞑子入江南大肆屠杀百姓,导致人口锐减,各行各业都遭到极大破坏,这两年才逐渐开始恢复。现在有了大兴军的扶农助农政策,粮食棉花的产出已经不成问题。</p>

用棉花做棉衣大家都能理解,但毛衣历来都是塞外牧民织来自己穿的,又腥又膻不说,保暖度也不高,如何能够抵挡关外那种冻死牛羊的“白灾”?</p>

不过这对于李元利来说是个小问题,这就是多出几百年见识的好处,现在塞外牧民织出来的毛衣又粗又硬,比毡子也好不了多少,那是因为没有形成产业,选料不精、羊毛太过粗硬所致,至于腥膻的问题,那是因为羊毛含了油脂。</p>

羊毛可以大量养殖专产细毛的绵羊来解决,腥膻了……现在已经有肥皂,难道还不能脱掉油脂?</p>

一番解说下来,众人都觉得长了见识,不过这不是头一遭,这段时间来他们过几天就会长一回见识。</p>

李元利道:“关外的土地十分肥沃,迁移的百姓一旦尝到了甜头,官府再适时给予一些帮助,用不了几年那里就能热闹起来了。”</p>

阎尔梅却道:“也不尽然。鞑子入关祸害了十多年,现在人口和崇祯年比起来远远不如,中原可种之地都还有许多呢!百姓们如果不是因为确实无地可种,哪会轻易远走他乡?”</p>

李元利道:“等灭了鞑子之后,先在关外实行军垦,建立军用农场和国营农场!以后抓的俘虏全送到关外去!”</p>

后世开垦北大荒,短短十年就将“北大荒”变成了“北大仓”,最开始就是进行军垦,等基础条件和设施有了之后,才通过政策宣传、鼓励号召等方式组织人力大量开垦。</p>

有现成的成功经验,李元利当然很有把握。</p>

至于人口,这个问题短时间内确实不好解决,毕竟从生下来到成年需要时间,李元利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。</p>

中国这么大的地方,人口却才刚刚过亿,这对于李元利日后的扩张计划也很不利。</p>

“鼓励生育吧。新增丁口实行奖励政策!税赋方面优免,困难者给予补助,丁口增长作为年底考核官员的条件。让户吏二部立即着手制定具体方案计划。”这句话是对陈恭尹说的,他立即记录了下来,稍后再行文至户吏二部。</p>

“殿下,照您这样的计划,咱们更应该将鞑子全歼在关内啊!?”张煌言还是念念不忘歼灭鞑子,他有点怕让鞑子逃到关外之后又生变故。</p>

对于将鞑子赶到关外的计划,除了迁移人口这个原因之外,李元利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,那就是借此机会解决朝鲜问题。</p>

但朝鲜是前明的藩国,一直以来都视大明为宗主国,对大明恭敬有加,李元利现在的江山从大义名分上来讲是继承于前明,若是没有一个理由便对朝鲜用兵,舆论上对大兴军肯定不利。</p>

这个年代的战争,讲究的是“出师有名”,哪怕这个理由不一定成立,可老百姓们哪儿懂得这些?</p>

就连老奴当年起兵,也要胡编乱造出个“七大恨”。多尔衮入关以后,也打出了“为崇祯帝复仇”这样可笑的幌子,可偏偏这样的弥天大谎就有人相信,弘光朝廷上下不就因此派出了“议和团”?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厨娇

萌兽初长成

上门萌爸

旁墨

改造神君大作战

梵甄甄

神的乱入二次元生活

迁就呀迁就

六零军妻养成

纤陌颜

无尘之光

北云倾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