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5章 火热的一年(屏蔽章节修改)
笔下宝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05章 火热的一年(屏蔽章节修改),火红年代:隐居四合院当大佬,笔下宝宝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(本章为修改章节,已经阅读的过的朋友请慎读。)</p>
时光匆匆,转眼间又是一年岁末。这一年,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,诸多变故令人目不暇接。</p>
然而,在刘家庄的土地上,却仿佛与世隔绝一般,依旧保持着它原有的生宁静与安稳。</p>
村民们的生活节奏并未因外界的纷扰而被打乱,他们依旧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过着平凡而又踏实的日子。</p>
也就是从今年开始,夏国老百姓们开始。。。,过起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。</p>
大年三十,刘之野家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团圆盛况。</p>
今年,家族成员悉数到齐,无一缺席,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温馨与热闹。</p>
此外,家中还迎来了多位尊贵的客人,其中包括刘之野的岳父岳母甘工夫妇与崔教授,他们俩终于被刘之野两口子说通了。</p>
过完年,刘之野的岳父岳母就会定居在刘家庄,从此过上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。</p>
同时,刘之泰的岳父贺知言也是头一次来刘家庄过年,对这里的“环境”非常满意也许今后他也会安家于此。</p>
更令人欣喜的是,刘之若与黎胜利夫妇俩也携手而至,他们的到来,如同春风拂面,为刘家这个春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</p>
再加上家中年迈而慈祥的爷爷,以及大伯一家、姐姐姐夫一家的全员参与,整个屋子瞬间被欢声笑语填满,几十号人围坐一堂,热闹非凡,共同编织着属于这个大家族的温馨记忆。</p>
一月25日,是农历腊月十五,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,沪上《解F日报》发表了一则读者来信。</p>
来信是沪上玻璃机械厂一个名叫章任行的工人所写,他第一次提出“春节不回家”的倡议,并评论道:“春节算得了啥!我们最盛大的节日来到了!”</p>
一月29日,《人人日报》便顺应广大群众的要求,发布了“……旧风俗,春节不休假”的通知,同时暂停探亲假,以后再补。</p>
就这样,原本是法定假日的春节突然取消了,各大火车站、汽车站用广播的方式,轮番播放春节不放假的通知。</p>
许多原本买好火车票、汽车票打算回家过年的群众,听到这一通知后,纷纷到售票处退票,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上班。</p>
“移风易俗过春节,大年三十不歇脚,干到腊月二十九,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。”</p>
从这一年开始,许多地方老百姓们过年期间,不再放鞭炮、不去烧香拜佛、也不去滚龙舞狮。</p>
从这以后的十几年里,春节不放假成了一种常态。</p>
每到春节到来时,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工厂职工,以及商店、供销社、饭店的服务员,都不放假,不回家,积极参加生产劳动。</p>
冬季本是农闲时节,但农民但农民一样要参加劳动,变冬闲为冬忙。</p>
既然春节不放假,那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过年习俗,也都被顺理成章地取消了。</p>
燃放鞭炮、祭拜先祖、舞狮舞龙、置办年货之类的民俗活动,从春节销声匿迹。</p>
喝酒打牌更是被当作陋习取缔了。唯一能够保留下来的传统习俗,只有“贴春联”一项。</p>
就算是“贴春联”,也与以前大不一样。以前的春联,会写上“绿竹别其三分景,红梅正报万家春”“日日财源顺意来,年年福禄随春到”等寄予着美好祝愿的内容,现在春联的内容都是“三十不停战,初一接着干”之类的战斗口号。</p>
这个春节期间,夏国的机关单位、工厂和学校大多都在照常上班。</p>
许多人也不像往年那样与家人团聚,街道上没有了往年的热闹和喧嚣,取而代之的是严肃和沉默。</p>
今年春节,是进入这个时期后的第一个春节,具有很特殊的意义。</p>
好多公家单位还下达了通知,说:“根据形势需要,今年的春节不放假,职工的探亲假暂停执行,以后再补。”</p>
在“红星厂”,还有一位青年职工给大家写倡议信,说:“现在正是生产的关键时期,我们怎么能回家过春节?不能!坚决不能!”</p>
因此,今年的春节,更像是一场“加班盛会”,还流行着一副春联,上联是“三十不停战”,下联是“初一坚持干”。</p>
大年三十这天,人们流行在单位里吃忆苦思甜饭。</p>
单位会提前准备好野菜、树皮,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煮成一锅粥,大家一起吃。</p>
这“忆苦思甜饭”有两种,一种是用烂菜叶、芋头花、南瓜花、萝卜缨、野菜、米糠、地瓜干煮成的粥,一种是用玉米面、山芋干、山芋粉、麸子等蒸成的窝窝头。</p>
这两种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很难下咽——对,这正是主办者希望达到的目的:希望大家通过这种品尝这种旧社会常见的食物,来牢记“万恶的旧社会”,热爱新社会。</p>
吃饭的时候,单位的大喇叭还会用最大的音量播放《白毛女》,喜儿的哭声惊天动地。</p>
“北风那个吹,雪花那个飘……”</p>
在春节期间“抓XX、促生产”是全国性的行动。不少地方还要求大家以“XX加拼命”的精神,加班加点干GM。</p>
在广大农村,“农业学大寨”、移山填海、开沟挖渠、大修水利、大造梯田是春节的一景,到处是红旗招展,人流如潮。</p>
有的农家门上就写着“三十不停战,初一坚持干”的对联。。</p>
然而,即使这样,人们心中的春节情节并未太多改变。</p>
人们或许不会在公开场合庆祝,但在私下里,家人们仍然会相聚一堂,共享这一年的团圆,互道祝福。</p>
今年的春节,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喧嚣,但家的温暖,亲情的牵挂,仍然给人们以慰藉。</p>
不过,家里的年夜饭还是要有的,但是在吃饭前,家里老老少少都要开一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,父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,而是要虚心接受家庭成员的批评。</p>
最后,大家一起站起来。。。然后再坐下来吃饭。</p>
拜年礼仪也有了新变化。</p>
子女们不再磕头,而是鞠躬,并向父母说:“爸爸同志,妈妈同志,春节好!”送礼物时,除了必备的糕点,还会送一张年画。</p>
长辈们会毕恭毕敬地站起来,把年画小心翼翼地贴在墙上……</p>
在如今的人们心里,大家对他老人家的感情是真正发自内心肺腑的感激。</p>
大年初一要给邻居拜年,但不允许说“恭喜发财”之类的话,而是祝对方“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”。</p>
在农村,正月里的社戏、娱乐活动也都变了样,民间许多欢庆春节的传统活动和仪式,如扎花灯、舞龙、耍狮子等,都销声匿迹了。</p>
取而代之的是样板戏,高跷上的才子佳人、英雄好汉变成了样板戏里的杨子荣、李玉和、李铁梅、沙奶奶、阿庆嫂、新四军等。</p>
刘家庄的一位老奶奶给城里的孙女写信如此描绘农村里的GM化春节:“今年公社里过了一个GM化的春节,比往年更加欢乐,更有意义!家家都不请客送礼,除夕那天,全公社大小,都拥进小学礼堂,参加你堂哥兴原的新式婚礼。</p>
新郎新娘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家行个礼,接着讲话,表扬他们破旧俗、立新风,不坐花轿、不办酒席、带头晚婚(男的28岁、女的25岁才结婚),听党的话,不愧为贫下中农本色,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!大家说说笑笑、拍拍手,吃喜糖,怪有意思的。</p>
我看新式结婚就是好,既热闹,又省钱!除夕晚上,锣鼓喧天,俱乐部的业余剧团,为大家演出GM现代样板戏。</p>
大年初一,报喜队到军属家拜年贺喜。人们刚辞旧岁,就沉不住气了,纷纷下田挑河泥。全村子热气腾腾,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。”</p>
刘家庄地区公社为了响应号召,虽然过年期间继续唱大戏,不过今年都是样板戏为主。</p>
刘家庄公社还刻意安排一对老夫妻上台唱《天上布满星》,这是今年比较流行的歌曲,老两口在旧社会吃够了地主老财的苦,上台后情绪非常饱满,但由于年龄太大,口齿不清,歌词唱得混混沌沌,台下一阵哄笑,公社领导赶紧让他们下去了。</p>
接下来是两个女孩儿上台唱《想起往日苦》,唱得非常动情,台下曾经的贫下中农们也都听得泪流满面。</p>
前来视察的一领导,就问这两个女孩儿是什么家庭成分,刘家庄的干部回答曾经是贫农,不过解放后便翻身了,领导一听就动情了,还是咱们穷人知道……</p>
…………</p>
2月2日,农历腊月二十四,今天开始过“小年”了……</p>
这日子里,大多数的学校里已经停课,师生们基本上来去自由,无人管理,纯粹靠自觉性约束自己。</p>
早饭后,刘之泰背着简单的行李,离开医学院,准备回家过年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