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北斗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76章 景教会和使团,崇祯重振大明,凤凰北斗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汤若望面对这个问题,顿时知道自己无法再含糊其辞。就连龙华民和艾儒略,同样也有这个认知。</p>
因为他们都知道,京城这一段时间讨论最多的,就是海外分封的事情。如果他们敢说那些地方早就被教宗分给葡萄牙和西班牙了,想要分封的宗室和勋贵,估计能把他们撕碎。</p>
就连徐光启,在知道教宗子午线的事情后,同样也认识到,耶稣会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含糊。甚至他还想到了艾儒略的教皇翻译,认识到里面的“皇”字不是空穴来风,教皇在泰西一定意义上就是皇帝,掌握着名分大义。</p>
现在教宗这个虚名皇帝,和大明的实权皇帝有冲突,夹在中间的耶稣会,顿时感到坐蜡。</p>
就在龙华民等人想着如何回答时,又听大明皇帝道:</p>
“朕听说安立甘教会,实行的是主教制,由主教会议决定教会事务。”</p>
“朕有意为大明的耶稣会册封大主教,汝等谁愿担任?”</p>
这是明晃晃的诱惑,同时也是机会。汤若望很快认识到,大明皇帝是真的想学习安立甘教会,把中国地区的耶稣会从罗马教廷独立出来。</p>
如果他愿意答应的话,那就有可能成为第一任大主教,执掌这个新教会。这对于他来说,就是建立利玛窦那样的功业、成为中国教区圣徒的机会。</p>
所以,在片刻的犹豫之后,汤若望跪伏在地,向大明天子下拜道:</p>
“陛下,吾愿为陛下牧守教民!”</p>
龙华民、艾儒略闻言,顿时怒目而视,认为这是对罗马教廷的背叛。以效忠教宗为宗旨的耶稣会,不容忍这种行为。</p>
朱由检却很高兴,当即就兑现道:</p>
“汤教士勇于任事,当为大明的耶稣会大主教。”</p>
“任期暂定六年,六年以后再选。”</p>
又询问道:</p>
“汤主教以为,大明的耶稣会,以后应该如何称呼?”</p>
汤若望斟酌了一下,知道不可能继续用耶稣会这个名字。毕竟耶稣会的本部在罗马,宗旨是无条件效忠教宗。大明的耶稣会只是它的中国传教团,没能力占据这个名字。</p>
所以他说道:</p>
“或许可称耶教会,或者耶稣教会,稍微加以区分。”</p>
艾儒略在旁忍不住,说道:</p>
“可以称为景教会!”</p>
“这个名字以前就用过,信徒能够接受。”</p>
龙华民听到这话,心中的惊愕简直无法掩饰。他是实在想不到,艾儒略也打算脱离罗马教廷自立。</p>
但是想到六年后就要另选一个大主教,除了以大明天子为至尊外,在教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他也不由有些心动,觉得比中国传教团监督的职位强得多,甚至有成为圣徒的机会——</p>
放在罗马,他丝毫没有成为圣徒的可能,甚至罗马教宗都可能不知道他是谁。</p>
朱由检对景教会这个名字很认可,笑着向艾儒略道:</p>
“景教会这个名字不错,以后可以这样用。”</p>
“咱们大明的教会,以后就称为景教会。以大主教为首,召开主教会议决定重大事务,并推举枢机主教,在主教会议不召开时处理事务。”</p>
“首席枢机主教负责组建执事会,处理日常事务。监督枢机主教负责组建监事会,负责监督教士。”</p>
“艾教士传教已久,可担任首席枢机主教。”</p>
“监督枢机主教,龙教士可愿担任?”</p>
龙华民面对大明皇帝的招揽,有些扭扭捏捏。他受耶稣会培养,心中不愿意背叛罗马教廷。但是大明皇帝开出的条件,确实比耶稣会强得多。他在罗马教廷,根本是个小人物。</p>
就在他心里纠结时,又听大明皇帝道:</p>
“大明景教会脱胎于耶稣会,和耶稣会的关系不能断,可以同时称为耶稣会中国教团。”</p>
“除了首先效忠大明外,其它方面,要尽量支持罗马教廷。”</p>
“朕会派出使者,向罗马教廷解释。并以贸易许可,寻求罗马教宗谅解。”</p>
“如果罗马教宗愿意承认景教会和华人信徒的权力,朕愿意和罗马教廷和平共处、互惠互利。”</p>
对罗马教廷的态度,朱由检其实是无所谓。如果罗马教宗愿意承认自己搞出来的景教会,甚至承认华人教徒和泰西人教徒拥有同等的权力,朱由检不介意为他提供支持,放开贸易权力——</p>
他还想让罗马教廷多维持一段时间权势,压制西方各国发展。</p>
龙华民听到大明皇帝的这个想法,顿时高兴起来。因为在他看来,大明皇帝的条件已经很丰厚。罗马教宗大概率不会因为本就管不到的中国教徒,和大明皇帝对着干。</p>
甚至以他对罗马教廷的了解,大明皇帝开出的贸易许可,有可能把很多高层收买。</p>
所以在接下来大明皇帝任命他担任监督枢机主教时,龙华民扭扭捏捏地接受了这个任命,并且请求作为使者,去罗马教廷解释。</p>
朱由检思考了一下这件事,对此点头认可,又向徐光启道:</p>
“徐学士,你写一份国书,问候罗马教宗。”</p>
“选个几个教徒和龙主教一起去泰西,出使西洋诸国。”</p>
徐光启对这件事很是看重,决定推荐自己的弟子孙元化,担任出访使臣。</p>
而且还建议皇帝授予一些空白旨意,方便孙元化在出使时随机应变。</p>
朱由检考虑到大明对泰西的情况不了解,甚至连很多国家的译名都没定,答应了徐光启的请求,让使臣根据需要写圣旨。</p>
为了监督此事,朱由检打算派遣太监和锦衣卫随行。让他们记录泰西的事情,招揽一些人才。</p>
例如他看重的伽利略等,都可以借这次出使发出邀请。达芬奇、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也要搜集,为大明的绘画和话剧提供借鉴。</p>
这个使团的规模,也因此越来越大。成为东西方之间,第一个大规模交流的正式使团。(本章完)</p>
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