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
一千八百种坏毛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,大明:我杨宪,真的治扬!,一千八百种坏毛病,笔趣阁免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</p>
“那么李卿,你说说税制如果要改的话,要怎么改?”朱标看着李进开口问道。</p>
朱元璋也是抬起头,将视线投向了李进。</p>
既然能够看出大明税制问题所在,那么必定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。</p>
“我要提出的方案,就是官民一则、均田均粮。”</p>
李进顿了顿,接着开口道:“首先,‘均田’抹平了官田和民田的赋税差距,这样一来将大大减轻官田的负担,让那些承受不了官田沉重赋税而因此逃亡的百姓可以回来继续种田。这样一来,朝廷既能够恢复税收,同时还能减少流民,可谓是一石二鸟。”</p>
“其次,就是均粮了。”</p>
“我所说的均粮,即将百姓们所有的税赋耗羡全都摊算入田亩中,让田多的多交税,让田少的少交税,没田的不交税。”</p>
李进口中的耗羡,是指官府解送百姓税粮过程中,所产生的的损耗以及运输的成本。</p>
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块很重的负担,最离谱的情况,曾出现过一石税粮高达七八斗耗羡!</p>
之前耗羡是按户征收的,这对那些田多的有钱有势的大户自然有利,却给田少的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无比沉重的负担。</p>
把耗羡摊入田亩中,能让豪强大户负担起他们逃避的税赋,也能给老百姓减轻负担,这么做同样可以大大遏制流民现象。</p>
朱元璋和朱标越听,眼睛就越亮。</p>
简直是太妙了。</p>
在他们看来,李进刚才所讲的“官民一则、均田均粮”的税制改革,可谓对症下药。</p>
简直是妙不可言!</p>
“李进,你这则谏言于大明有大功,你说说要什么奖励。”朱元璋大喜,开口道。</p>
朱标同样如此,看着李进,满眼都是杨宪的影子。</p>
中书省。</p>
“相国,伱方才所讲的有关税制改革的策论真的是那个李进写的?”胡惟庸脸上满是震惊之色。</p>
以他的眼光,自然能够看出这篇税制改革的策论价值万金。</p>
“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他会被太子殿下,特意点为此次恩科的头名。”李善长放下手中的茶杯,看着胡惟庸,开口道。“就在方才,他又被召进宫了。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,此刻他人就在御书房之中。”</p>
“相国,你说咱是不是可以提前将其拉拢进咱们的阵营。这李进一看就是人才,未来必定会受到陛下重用。而且我调查过,他就是马南山的侄子,算起来本来就是咱淮西一脉的。”胡惟庸开口道。</p>
见李善长沉默不语。</p>
胡惟庸继续开口道:“相国,如今对咱们来说情势严峻啊。杨宪如今的风头你又不是不知道,不仅被封大明神侯,太子殿下更是三天两头往扬州跑。我们现在能做的,就是抓紧时间笼络这批首届恩科的士子,李进就是例子。”</p>
“属下担心,要是我们不采取行动,任由杨宪做大的话。刘伯温、杨宪二人终将进入中书省,取代恩公与属下,掌握朝廷大权。到那个时候,咱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,甚至是过到头了。”</p>
很显然这两年,杨宪的异军突起,让胡惟庸慌了。</p>
他原本以为等到李善长退休后,中书省那个位置,他十拿九稳,可如今看来,远不是这么回事。</p>
李善长看了胡惟庸一眼,神情严肃道:“惟庸啊,有一点你要牢牢记着。皇上不会让任何一拨人,主掌朝廷大权的。你等着看吧,只要这个李进真有才干,能够起来,很快就将取代杨宪如今的位置。”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